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 全景回望武汉“封城”抗疫 长篇报告文学《第76天》获赞

全景回望武汉“封城”抗疫 长篇报告文学《第76天》获赞

时间:2021-01-30 16:52:54

作者:郭梦媛

人气:

来源:中国新闻网

标签: 疫情 武汉 历史 时候 老师 

导读:北京1月27日电 (记者 高凯)“站在时间的背面,历史正从庸常的生活中呈现,平凡的事物被赋予意义,就像俯瞰山川地理,看见那个拐向——《第76天》将一段重大历史从生活中打捞出来,这不仅是作者对自己的交代,也是对我们时代的交代。”著名批评家、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日前在京表示。《第76天》 高凯 摄  著名作家熊育

  北京1月27日电 (记者 高凯)“站在时间的背面,历史正从庸常的生活中呈现,平凡的事物被赋予意义,就像俯瞰山川地理,看见那个拐向——《第76天》将一段重大历史从生活中打捞出来,这不仅是作者对自己的交代,也是对我们时代的交代。”著名批评家、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日前在京表示。

《第76天》 高凯 摄

《第76天》 高凯 摄

  著名作家熊育群的长篇报告文学《第76天》以时间为轴线,全景式记录了2020年武汉、湖北及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抗击新冠疫情的时代画卷。

  熊育群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第十三届冰心文学奖等,多部作品在德国、俄罗斯、意大利、匈牙利、埃及、约旦、伊朗、日本、英国等国翻译出版。

  《第76天》是熊育群创作的一部抗疫题材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在《第76天》中,作者着力刻画武汉“封城”至解禁76天里的世情人心,面对疫情中国人民不屈的力量,各地人民众志成城援助湖北的国家大义、同胞之情;写出了2020年中国抗疫这一国家伟大复兴道路上的艰难时段,以及这个时段里一幕幕洪波涌起的历史大风云。

  “这是一部可以和‘伟大’联系在一起的书。”在该书日前举行的线上活动上,李敬泽直言,面对武汉“封城”抗疫这样一个持续76天的重大事件,“其实我们特别需要一个全景式的视角去书写,因为在这个全景中,我们能看到很多新的东西,很多我们身在其中,在此时此刻、彼时彼刻不一定看得清楚的东西。”

  他指出,熊育群的《第76天》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在他的书写中,整个武汉人民的奋斗,整个武汉人民在中国人民倾尽全力支持下的奋斗,所呈现的那种社会的、历史的、政治的、人性的方方面面的丰富意义,得到了更有力的呈现。

  当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评价称,《第76天》是一部求真求实的纪实作品,“关于新冠疫情的史实能记录到现在这样很不容易,写小说的时候可能对事实保持五六成就了不得,作为一部纪实文学,《第76天》做到了九成以上的准确,我觉得已经相当不容易。因为涉及那么多人,那么多事,作者采访、综合各种信息,需要严格审核、甄别。这种工作方式是理科的工作方式,每个事都要求真求实,熊育群老师是用理科的思维做了一件文学的事情。”

  对此,熊育群坦言,“我希望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有时采访和查找资料就像侦探似的,一层层深入,一个个疑团破解,重要的事件和细节我坚持查找旁证材料,有的甚至通过三方印证。”

  现场连线中,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瞿昭晖数度哽咽,她坦言,拿到书读到关于自己的那几页,当时就哭了,很多事情仿佛又从头过了一遍,看到自己亲身经历的那些故事,百感交集。“当我拿到这本书时,翻到了自己的故事。书上写了好多页,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很多事情仿佛又从头过了一遍。新冠疫情虽然很可怕,当时我们在其中的人其实并没有想太多,包括后来很多人说我们是英雄,其实我们当时没有想这么多,就知道我们要去完成这个事,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是非常艰苦的,但还是有很多收获,我们感觉到任何时候自己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医院、有国家给我们做后盾。疫情之后,我们整个科室的人也变得更加团结,更加懂得感恩和珍惜。感谢熊育群老师,感谢他用细腻温暖的笔墨,帮我们记下了这段历史。”

  黎婧是武汉疫情中一位特殊的患者,她一面亲历“战疫”,一面用生动的画笔和质朴的文字创作了《2020武汉日记》,记录方舱医院里援鄂医疗队的白衣天使们,她的乐观和坚强治愈和温暖了万千人。熊育群的《第76天》书写了黎婧的经历和故事,通过她的视角书写了武汉方舱医院里发生的真实故事。关于这本书,黎婧说,“熊育群老师在创作这本书的时候联系到我,希望把我的这段经历写到书里。在创作过程中,他反复跟我沟通了无数次,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又回忆起了当时的心情,感觉熊老师把我从现在又带回到之前的那个情景之中了。”

  熊育群坦言,“写作总有遗憾,尤其牵涉全社会的历史性大事件,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也一样很多,不能尽书。眼界所及,我只能依据创作的规律和需要作出取舍。书中所写只是一个个代表,旨在通过他们来表现疫情暴发时的情形和抗击疫情的主要历程,表现我们这个时代遭遇灾难时人们的所作所为和精神状态,彰显伟大人格和精神力量,思索面对疫情应有的态度、科学的作为以及今后须吸取的经验与教训,反思人类的生存方式与文明的方向。”(完)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
相关阅读
  • 布达拉宫文物保护收获气象支持

    布达拉宫文物保护收获气象支持

    拉萨1月23日电 (记者 赵朗)22日,布达拉宫管理处与西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在拉萨签订《关于进一步提升布达拉宫保存文物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合作协议》。  协议提出,双方合作将开展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古建筑群雷电监测和雷电灾害的调查、评估、预警、防护合作研究,以及雷电灾害防灾减灾探索性实践工作,还将开展布达拉宫古建..
  • 上海木偶剧团新馆升级回归 申城再添海派文化“打卡地”

    上海木偶剧团新馆升级回归 申城再添海派文化“打卡地”

    上海1月23日电 (王笈)历经500多天的剧场修缮工作后,上海木偶剧团新馆23日正式回归沪上南京西路仙乐斯广场,同此间观众共同见证了海派木偶戏的“华丽转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上海木偶剧团 供图  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戏剧史上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19世纪上海开埠后,深受海派文化滋养的海派木偶戏逐..
网友评论
本类排行
相关标签
本类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Sitemap | CNZZ

中国公益文化网 Copyright@ 2020-2030 http://www.chinacce.net
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