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 探访四川蓬安相如故城古建筑修复现场 匠人坚守匠心留住“相如记忆”

探访四川蓬安相如故城古建筑修复现场 匠人坚守匠心留住“相如记忆”

时间:2021-01-28 14:40:01

作者:白嘉懿

人气:

来源:中国新闻网

标签: 匠人 故城 研究 古建筑 文庙 

导读:成都1月28日电(王爵 汪泽民)28日,在四川蓬安县相如故城保护开发现场,只见石匠、木匠、漆匠等匠人们有条不紊地干着自己手头上的活,他们秉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尽全力让古建筑焕发生机与活力。位于四川蓬安相如故城的相如县衙。 汪泽民 摄  1500多年前,为纪念司马相如少年寓居之地,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

探访四川蓬安相如故城古建筑修复现场匠人坚守匠心留住“相如记忆”

    建设中的相如故城一角。 汪泽民 摄

  成都1月28日电(王爵 汪泽民)28日,在四川蓬安县相如故城保护开发现场,只见石匠、木匠、漆匠等匠人们有条不紊地干着自己手头上的活,他们秉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尽全力让古建筑焕发生机与活力。

位于四川蓬安相如故城的相如县衙。 汪泽民 摄

位于四川蓬安相如故城的相如县衙。 汪泽民 摄

  1500多年前,为纪念司马相如少年寓居之地,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在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地界内设置相如县。相如故城古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拥有玉环书院、文庙、武庙等古建筑群6处,多数修建于明清时期。但因一些原因,很多古建筑都出现破损坍塌。2018年,蓬安县借文旅融合发展契机,成立相如故城建设项目指挥部,修复相如故城。

修缮完的相如县衙。 汪泽民 摄

修缮完的相如县衙。 汪泽民 摄

  要修复相如故城,就要依靠古建筑修缮团队,蓬安县经过层层筛选,确认了多支传统建筑修缮队伍,吴素明的这支工匠队伍凭着过硬的技术成为故城文庙修复的一员。

故城内忙碌的匠人们。 汪泽民 摄

故城内忙碌的匠人们。 汪泽民 摄

  然而,对于从事古建筑修复行业近40年的文庙修复技术负责人吴素明来说,要修缮好雕梁画栋的文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吴素明看来,修复文庙,首先要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特点。为尊重历史,他们充分考虑文庙、武庙等古建筑特点,坚持对原做法、原形制、原工艺、原材料进行深入研究,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历史风貌。

匠人师傅正在精心雕刻。 汪泽民 摄

匠人师傅正在精心雕刻。 汪泽民 摄

  进场施工的第一步是清理文庙内的杂物,紧接着是木匠进场,工匠们会清点、排料,为每一根木材编号,分工加工不同的建筑构件。加工过程又分为初加工、细加工和精加工三道主要工序,所有构件加工完毕后,才会开始换柱头、换梁架等工作。

石匠正在敲打纹路。 汪泽民 摄

石匠正在敲打纹路。 汪泽民 摄

  古建筑修复施工中有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工种--掌墨师,掌墨师是修复古建筑的“设计师”。今年49岁的木匠王越松就是文庙掌墨师。“文庙修复过程中,我们基本上不用卷尺,都是用丈杆。”王越松说,“你千万不要小看这根小小的丈杆,文庙修复中所需的进深、开间、高度等所有的尺寸都在上面。”带着传统的设计理念,王越松时常拿着丈杆,穿行在文庙的各个角落,把要维修的地方一一记在丈杆上,然后木匠、石匠等匠人们就根据丈杆上的设计进行施工修复。

匠人师傅正在雕花。 汪泽民 摄

匠人师傅正在雕花。 汪泽民 摄

  自来到相如故城施工现场,吴素明、王越松已经半年时间没回过家。像他们这样的匠人,至少有近百人。来自乐至的54岁老石匠艺人陈建年也是其中一员。见到陈建年时,已是夜幕降临,只见他坐在城隍庙前的台阶上,低着头,弯着腰,左手扶着錾子,右手抡着铁锤,不停地敲敲打打,发出叮叮当当的撞击声,那声音停下来的时候,一条条整齐美观的纹路就呈现在眼前。自去年5月来到相如故城后,他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用坏了超过20套工具,相如故城中各个台阶的条石上都留下他的汗水与印记。

  “古建筑修复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据相如故城施工单位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古建筑的雕花必须手工操作,有时为修复一个雕件,往往要返工五六次,匠人们却没有怨言,只是默默地重新开始;为保证木结构防腐、抗虫、耐久,油漆匠人按照传统古建筑施工工艺做一麻五灰地仗,清理砍除、捉缝灰、扫荡灰、使麻、压麻灰……一根立柱,十几道工序,超过半个月工期,匠人们对每一道工序都耐心细致,做到精益求精。

  修葺一新的玉环书院,仅为了恢复书院的原始地面,就向下开挖了四米,清理了上千吨土石;新建的相如琴台,为力求复古,特在其基座下放置了几十口共鸣缸;依史料复建的相如故宅和祠堂,仅为考证其位置,专家们就费了近两年的时光;已竣工的相如县衙,为照应门前的几棵古树,设计者们数次改图纸……这样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在相如故城里演绎。

  “我们都想发挥出自己最高的技艺,真正让故城修旧如故。”相如故城的众多匠人们深信,一镐一铲地挖掘、一砖一石地铺砌、一笔一画地雕琢不单单是对古建筑的修复,更是在传承传统文化。在他们的眼中,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古建筑会“走路”,而他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些代表优秀传统文化的古建筑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完)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
相关阅读
  • 布达拉宫文物保护收获气象支持

    布达拉宫文物保护收获气象支持

    拉萨1月23日电 (记者 赵朗)22日,布达拉宫管理处与西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在拉萨签订《关于进一步提升布达拉宫保存文物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合作协议》。  协议提出,双方合作将开展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古建筑群雷电监测和雷电灾害的调查、评估、预警、防护合作研究,以及雷电灾害防灾减灾探索性实践工作,还将开展布达拉宫古建..
  • 上海木偶剧团新馆升级回归 申城再添海派文化“打卡地”

    上海木偶剧团新馆升级回归 申城再添海派文化“打卡地”

    上海1月23日电 (王笈)历经500多天的剧场修缮工作后,上海木偶剧团新馆23日正式回归沪上南京西路仙乐斯广场,同此间观众共同见证了海派木偶戏的“华丽转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上海木偶剧团 供图  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戏剧史上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19世纪上海开埠后,深受海派文化滋养的海派木偶戏逐..
网友评论
本类排行
相关标签
本类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Sitemap | CNZZ

中国公益文化网 Copyright@ 2020-2030 http://www.chinacce.net
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