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 她用“烧火棍”画出“西施”

她用“烧火棍”画出“西施”

时间:2021-02-09 11:17:21

作者:田博群

人气:

来源:新华网

标签: 烧火棍 西施 墙上 作品 古代 

导读:新华社济南2月9日电 题:她用“烧火棍”画出“西施”  新华社记者杨文、邵鲁文、陈灏  农村大院的墙上,51岁的丁春梅左手攥着一把粗细不一的“烧火棍”,右手正在仔细地作画。不时切换手里的“画笔”,细眉轻描、耳珠垂坠,再勾勒几笔披在双肩的青丝,一个身着华服长裙的古代女子,便“跃然墙上”。  丁春梅是山东聊城东昌府区沙镇镇

  新华社济南2月9日电 题:她用“烧火棍”画出“西施”

  新华社记者杨文、邵鲁文、陈灏

  农村大院的墙上,51岁的丁春梅左手攥着一把粗细不一的“烧火棍”,右手正在仔细地作画。不时切换手里的“画笔”,细眉轻描、耳珠垂坠,再勾勒几笔披在双肩的青丝,一个身着华服长裙的古代女子,便“跃然墙上”。

  丁春梅是山东聊城东昌府区沙镇镇王化村人。记者近日见到她时,她正准备到家里院子的外墙上作画,她的家人则拿起支架帮她录制视频。“这次画的是西施,我比较爱画古代人物。”一气呵成,丁春梅不到10分钟便画完一幅作品。

  戴着红色保暖帽,裹着棉袄,丁春梅和普通村民没啥两样。但只要拿起“烧火棍”作画,她就立马专心起来,就像变了一个人。

  桃园三结义、梁山伯与祝英台、七仙女、孙悟空……丁春梅家大院的外墙上,古典名著里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烧火棍”画的。这些墙上的“烧火棍”绘画作品,在快手平台收获了191万粉丝,爆款作品更是达到了3600多万人次观看。

  “小学三年级专门学过一阵子画画,后来在家具厂里打零工,就是帮忙在家具上画点风景。”丁春梅说,小的时候积累了一定的绘画基础。结婚后,她全身心投入到务农和家庭中,无暇再考虑画画。

  2014年,丁春梅的儿子参军离开家后,丁春梅有了大把空余时间。她决定把“撂了20年”的画笔重拾起来。

  丁春梅的绘画本领没有丢。经过自学、反复练习,她用彩铅画的杨玉环、林黛玉、王昭君等人物栩栩如生、神态生动,小书桌上也摆满了画纸。“经常有小孩来找我学画画,我就把一些画送给孩子们,有时间了也免费给他们教教。”

  2016年,丁春梅的儿子蒋振余退伍回家。看到母亲有画画的才能,蒋振余给母亲买了一个手机,把这些画放到网上。“一开始大家都不信,觉得是骗子。”蒋振余录了一段丁春梅画画的全过程,大家这才相信。

  一次丁春梅正在烧饭。闲来无事时,她捡了根烧火用的树枝,在地上随手一画。欣赏完准备擦去时,被蒋振余看到,立即挡了下来。“没想到俺妈居然还会用烧火棍画画。”蒋振余把这幅作品发在快手上,一下子吸引了不少人注意。

  烧火棍不要钱,画完后一下雨就冲干净。“老伴也说我画画浪费笔和纸,干脆以后就在地上或者墙上画。”从此,丁春梅就用煤块和烧火棍,在自家地上、墙上办起了“画展”,并传到网上。

  网民都说丁春梅是“被生活耽误的画家”“神笔马良”,也有很多人感慨:“高手在民间。”

  2018年12月28日,“烧火棍”大姐丁春梅“火了”。她发在快手上的“烧火棍画画”作品,第一个爆款作品播放量就有106万。

  现在丁春梅每周发2个视频。除了“烧火棍”系列,还会普及一些绘画技巧。

  朴实的外表下,丁春梅有一颗“少女心”。“好多人找我要画,我就画一些工笔画送给他们,主要以古风女性为主,既有古代神话传说,也有近现代的人物。”

  名气大了以后,四川、河南等全国各地的网友前来拜访。“他们一进来就说,像你年龄这么大还画得这么好,真是稀罕。”丁春梅说,有人甚至问她,是哪里上的美术学院;还有人想请丁春梅出去讲课,都被她拒绝了。

  “我没有画画天赋,更没学过专业的理论知识,就是单纯喜欢画画,并且多练多画。上传到网上,也是给大家分享画画的乐趣。”村里的一些小学生也会找丁春梅学画画,一些家长也会带着孩子过来学习。

  借助移动互联网,像丁春梅一样的“农民网红”越来越多,他们展现中国丰富的乡村生活,吸引了不少粉丝。

  “活到老,画到老。”丁春梅说,今年的打算是出一本画集。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
相关阅读
  • 布达拉宫文物保护收获气象支持

    布达拉宫文物保护收获气象支持

    拉萨1月23日电 (记者 赵朗)22日,布达拉宫管理处与西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在拉萨签订《关于进一步提升布达拉宫保存文物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合作协议》。  协议提出,双方合作将开展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古建筑群雷电监测和雷电灾害的调查、评估、预警、防护合作研究,以及雷电灾害防灾减灾探索性实践工作,还将开展布达拉宫古建..
  • 上海木偶剧团新馆升级回归 申城再添海派文化“打卡地”

    上海木偶剧团新馆升级回归 申城再添海派文化“打卡地”

    上海1月23日电 (王笈)历经500多天的剧场修缮工作后,上海木偶剧团新馆23日正式回归沪上南京西路仙乐斯广场,同此间观众共同见证了海派木偶戏的“华丽转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上海木偶剧团 供图  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戏剧史上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19世纪上海开埠后,深受海派文化滋养的海派木偶戏逐..
网友评论
本类排行
相关标签
本类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Sitemap | CNZZ

中国公益文化网 Copyright@ 2020-2030 http://www.chinacce.net
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