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 福州脱胎漆器“出海” 聆听背后的“守艺故事”

福州脱胎漆器“出海” 聆听背后的“守艺故事”

时间:2021-08-11 16:59:34

作者:于晓

人气:

来源:中国新闻网

标签: 漆器 脱胎 福州 大漆 图为 

导读:图为: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礼品《七彩聚福瓶》。 叶秋云 摄   福州8月11日电 (叶秋云)圆口、直颈、球形腹、圈足,因其形似天体星球,故称之为“天球瓶”。随着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落下帷幕,25件福州脱胎漆器——《七彩聚福瓶》“出海”,作为礼品赠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21个委员国。《七

福州脱胎漆器“出海”聆听背后的“守艺故事”

    图为: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礼品《七彩聚福瓶》。 叶秋云 摄

  福州8月11日电 (叶秋云)圆口、直颈、球形腹、圈足,因其形似天体星球,故称之为“天球瓶”。随着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落下帷幕,25件福州脱胎漆器——《七彩聚福瓶》“出海”,作为礼品赠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21个委员国。

《七彩聚福瓶》的瓶腹以蓝色和绿色为主色调。 吕明 摄

《七彩聚福瓶》的瓶腹以蓝色和绿色为主色调。 吕明 摄

  据悉,作为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东道主”,福州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21个委员国提供了承载中国文化、福州韵味的《七彩聚福瓶》。

器具展示了脱胎漆器的部分制作过程。 吕明 摄

器具展示了脱胎漆器的部分制作过程。 吕明 摄

  福建壹品大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委员国礼品设计制作单位。8月10日,记者约访了该公司创始人林晖,了解世界遗产大会礼品背后的“守艺故事”。

  福州被誉为“中国脱胎漆艺之都”,是中国近现代漆艺重镇。2006年,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坊间,将福州脱胎漆器与北京景泰蓝、景德镇瓷器同列为中国传统工艺“三宝”。

图为:福州脱胎漆器《七彩聚福瓶》。 受访者供图

图为:福州脱胎漆器《七彩聚福瓶》。 受访者供图

  在福建壹品大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位于鼓楼区新民路的工作室中,记者看到了《七彩聚福瓶》。乍见此瓶,误以为是沉甸甸的器具,拿起后却发现其轻若鸿毛,恰如郭沫若对福州脱胎漆器的赞叹:“举之一羽轻,视之九鼎兀”。林晖透露,此次同一批制作的《七彩聚福瓶》共30件,目前,该公司仅剩2件。

图为:《七彩聚福瓶》脱胎漆器。 受访者供图

图为:《七彩聚福瓶》脱胎漆器。 受访者供图

  轻轻擦拭着瓶身,林晖告诉记者,《七彩聚福瓶》从前期设计、定稿到制作成品,花了近一年时间。由于要赠送给外宾,如何翻译才能更好地让世界读懂中国大漆文化、读懂福州非遗技艺,是个难点。于是,该团队在中、英、法三语抽象的表述中,加入了140张工序图片来具象表达。

林晖正在向顾客介绍《七彩聚福瓶》。 吕明 摄

林晖正在向顾客介绍《七彩聚福瓶》。 吕明 摄

  记者了解到,《七彩聚福瓶》通体采用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先泥塑、翻石膏模制成内胎,以生漆作为粘合剂,用苎麻布逐层裱褙,连上两道漆灰料,阴干后脱去内胎……形成了脱胎漆器的雏形,而后经过填灰、上漆和阴干处理,再加工配上数道的金箔和彩漆,最后打磨、推光和揩青等数十道工序,历时逾150天才制成。

  《七彩聚福瓶》的瓶口是鲜艳的中国红元素,瓶腹则以蓝色和绿色为主色调。林晖透露,考虑到地球仪上的颜色也是以蓝色和绿色为主,设计时借鉴了一下,以此来表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蕴意和内涵。此外,瓶子的颈部戗金“第四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logo”,底部钤印“中国福州壹品大漆漆器”。

  在他看来,《七彩聚福瓶》不仅体现了中国漆器的文化价值、精巧考究的非遗技艺、繁冗复杂的制作工艺以及温润璀璨的美学理念,而且再现了福州脱胎漆器史高光时刻,也是中国漆器一次大规模列阵走向联合国、走向世界,为复兴福州脱胎漆器、发展福建文化产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7年前,40岁的林晖辞去工作,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创立“壹品大漆”品牌,专心福州脱胎漆器“产、学、研”的开拓。此次产品能够作为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委员国礼品,对于该团队来说,意义重大。

图为:工作室内展出的漆器产品。 吕明 摄

图为:工作室内展出的漆器产品。 吕明 摄

  林晖表示,器者,可以载道。让漆器回归生活,才是最好的保护与传承。2016年,该团队就提出了“大漆+”概念,大漆家具、茶具、文具、饰品……将福州脱胎漆器的技艺结合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传统手工艺当中,漆器的制作是相对比较难的,没有情怀,很难坚持。”林晖说,未来还想创办一个脱胎漆器展示馆,展示脱胎漆器制成的全过程,让大家真正走进福州脱胎漆器。(完)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
相关阅读
  • 布达拉宫文物保护收获气象支持

    布达拉宫文物保护收获气象支持

    拉萨1月23日电 (记者 赵朗)22日,布达拉宫管理处与西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在拉萨签订《关于进一步提升布达拉宫保存文物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合作协议》。  协议提出,双方合作将开展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古建筑群雷电监测和雷电灾害的调查、评估、预警、防护合作研究,以及雷电灾害防灾减灾探索性实践工作,还将开展布达拉宫古建..
  • 上海木偶剧团新馆升级回归 申城再添海派文化“打卡地”

    上海木偶剧团新馆升级回归 申城再添海派文化“打卡地”

    上海1月23日电 (王笈)历经500多天的剧场修缮工作后,上海木偶剧团新馆23日正式回归沪上南京西路仙乐斯广场,同此间观众共同见证了海派木偶戏的“华丽转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上海木偶剧团 供图  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戏剧史上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19世纪上海开埠后,深受海派文化滋养的海派木偶戏逐..
网友评论
本类排行
相关标签
本类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Sitemap | CNZZ

中国公益文化网 Copyright@ 2020-2030 http://www.chinacce.net
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