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 太和殿曾叫奉天殿?纪录片揭秘紫禁城往事

太和殿曾叫奉天殿?纪录片揭秘紫禁城往事

时间:2021-11-12 10:53:16

作者:苏亦瑜

人气:

来源:中国新闻网

导读:客户端北京11月12日电(记者 上官云)从银杏到下雪,最近,凭借着堪比“大片”的景致,故宫时不时就在网上刷一次屏。  四季更替、风霜雨雪……正在播出的12集大型纪录片《紫禁城》同样颇受关注,在讲述历史知识的同时,揭秘了故宫的建筑之美、文物之美。纪录片《紫禁城》海报。剧组供图  红墙、金瓦,映照着历史的尘埃。古老的紫禁城

  客户端北京11月12日电(记者 上官云)从银杏到下雪,最近,凭借着堪比“大片”的景致,故宫时不时就在网上刷一次屏。

  四季更替、风霜雨雪……正在播出的12集大型纪录片《紫禁城》同样颇受关注,在讲述历史知识的同时,揭秘了故宫的建筑之美、文物之美。

纪录片《紫禁城》海报。剧组供图

纪录片《紫禁城》海报。剧组供图

  红墙、金瓦,映照着历史的尘埃。古老的紫禁城,经历过什么?

  紫禁城的由来

  《紫禁城》讲述的故事,由一幅画开启。在文物《皇都积胜图》中,记录了大明都城南到卢沟桥北达居庸关之间,以及彼时北京百姓的生活。

  其中,在白云之下的宫殿显得有些神秘。在万历《会典》中,它拥有了一个名字——紫禁城。

  它的由来,与明成祖朱棣有关。结合明朝当时的情况,他决定迁都,心仪的都城,便是他的燕王封地所在——曾经的元大都。一场浩浩荡荡的建筑工程就此开始。

  如今,北京城能见到元大都遗迹的地方并不多,但故宫仍能寻找到元大内的痕迹。比如断虹桥,根据专家对雕刻风格的推测,其应该为元大内留存。

  太和殿,这里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盛大庆典的地方,早前叫“奉天殿”,据《明世宗实录》记载,奉天殿“原旧广三十丈深十五丈云。”

图片来源:纪录片《紫禁城》视频截图

图片来源:纪录片《紫禁城》视频截图

  御花园,明代称“宫后苑”,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神武门,明初称玄武门,现仍为明初建筑构架,东西六宫,是后妃居住休息之所。

  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八大作”

  紫禁城的营建,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片中提到,在建造紫禁城最初的十五年间,总共有上百万来自各地的工匠和民夫先后参与。

  比如工匠蒯祥。在紫禁城营建之初,他并不是重要的设计者,但却成为了紫禁城诞生的见证者,多年后,蒯祥官至工部侍郎,成为紫禁城几次重修乃至北京城修缮的主持者。

  那个时代,建造宫殿的大部分工匠不可能被载入史书。正因如此,我们无从知道他们的名字和故事。然而,能工巧匠们依然可以凭借另一种形式,被今人了解。

  中国古代的宫殿,每一片砖瓦、石块都是经过严格的层层筛选,有一些还要刻上工匠和监造官员的名字,以便出现质量问题能够准确追责。

图片来源:纪录片《紫禁城》截图

图片来源:纪录片《紫禁城》截图

  打破时空的禁锢,这些刻有名字的砖块,让人们仿佛看到了六百年来的铸造者,鲜活地站在大家面前。

  此外,营建北京宫城时,形成了一套严格形制的传统宫殿建筑施工技艺,被称为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行内俗称八大作。土作、石作……八大作的技艺造就了紫禁城,也流传至今。

  越来越鲜活的紫禁城

  走过漫长的岁月,古老的紫禁城积淀着历史与文化。

  从1421年朱棣入主紫禁城开始,到1924年清宣统皇帝溥仪被请出宫,它做了503年的皇家私宅。1925年,它有了一个新名字——故宫博物院。

  直至北京和平解放和新中国成立,紫禁城最终迎来新生。1987年,故宫以明清皇家宫殿的名称正式入选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故宫博物院正是国家保护传承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如今,古建修缮、文物修复、还有一个个热门展览……古老的宫殿正在越来越鲜活,越来越可亲可感。

  保存着众多珍贵文物,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记忆,紫禁城的文化内涵,早已超越了六百年的时空。(完)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
相关阅读
  • 布达拉宫文物保护收获气象支持

    布达拉宫文物保护收获气象支持

    拉萨1月23日电 (记者 赵朗)22日,布达拉宫管理处与西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在拉萨签订《关于进一步提升布达拉宫保存文物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合作协议》。  协议提出,双方合作将开展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古建筑群雷电监测和雷电灾害的调查、评估、预警、防护合作研究,以及雷电灾害防灾减灾探索性实践工作,还将开展布达拉宫古建..
  • 上海木偶剧团新馆升级回归 申城再添海派文化“打卡地”

    上海木偶剧团新馆升级回归 申城再添海派文化“打卡地”

    上海1月23日电 (王笈)历经500多天的剧场修缮工作后,上海木偶剧团新馆23日正式回归沪上南京西路仙乐斯广场,同此间观众共同见证了海派木偶戏的“华丽转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上海木偶剧团 供图  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戏剧史上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19世纪上海开埠后,深受海派文化滋养的海派木偶戏逐..
网友评论
本类排行
相关标签
本类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Sitemap | CNZZ

中国公益文化网 Copyright@ 2020-2030 http://www.chinacce.net
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