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 通讯:内蒙古演艺人8年15部原创大剧展草原风采

通讯:内蒙古演艺人8年15部原创大剧展草原风采

时间:2021-11-28 17:23:48

作者:郭梦媛

人气:

来源:中国新闻网

导读:图为《马可·波罗传奇》剧照。 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供图   呼和浩特11月28日电 题:内蒙古演艺人8年15部原创大剧展草原风采  作者 奥蓝  “8年来,我们从当地挖掘素材,创作打磨出15部大型剧目和百余部经典小品小戏。”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负责人彭飞回顾以往的创作成绩,颇为自豪。

通讯:内蒙古演艺人8年15部原创大剧展草原风采

    图为《马可·波罗传奇》剧照。 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供图

  呼和浩特11月28日电 题:内蒙古演艺人8年15部原创大剧展草原风采

  作者 奥蓝

  “8年来,我们从当地挖掘素材,创作打磨出15部大型剧目和百余部经典小品小戏。”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负责人彭飞回顾以往的创作成绩,颇为自豪。

图为二人台现代戏《花开花落》剧照。 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供图

图为二人台现代戏《花开花落》剧照。 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供图

  连日来,包括他在内的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一片繁忙景象,所有演职人员除日常演出之外,都在备战即将到来的年度业务考核。

图为《昭君》在上海商演时,等候入场的观众排成长龙。 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供图

图为《昭君》在上海商演时,等候入场的观众排成长龙。 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供图

  2013年,在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背景下,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成立,囊括市属晋剧团、民间歌舞剧团和前身是呼和浩特直属乌兰牧骑的民族歌舞团等。

图为演出结束后,演职人员与观众合影。 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供图

图为演出结束后,演职人员与观众合影。 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供图

  同年,作为集团成立的第一部原创剧目,晋剧《一钱太守》出品。自此之后的8年,艺术创作一直不息。

图为晋剧《武汉鼎》剧照。 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供图

图为晋剧《武汉鼎》剧照。 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供图

  在彭飞等人的努力下,从古至今闪现在内蒙古地区的高光时刻被一部部剧目娓娓道来。无论是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区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多民族相知相融、团结奋进的勃勃生机,还是承载多民族风俗的深厚文化底蕴,都在艺术创作者的笔下展现出内蒙古的别样风采。

图为晋剧《青山英烈》的创作研讨现场。 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供图

图为晋剧《青山英烈》的创作研讨现场。 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供图

  同是晋剧院出品的《武汉鼎》也颇有美誉。这是一出讲述内蒙古乡村扶贫感人故事的晋剧作品,这其中一同传递给观众的,还有黄河几字湾的壮美风光,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技艺,以及当地百姓的风土人情。

  “我们就是想展现出身边的故事。”呼和浩特市晋剧院院长张福俊如是感慨道。

  呼和浩特市文旅集团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党支部书记张宝军深有同感。他告诉记者:“二人台这种表演形式很接地气,在内蒙古也有很深的群众基础。我们一般用它来展示现代戏。”

  在二人台戏《万家灯火团结梦》中,多民族交融交织的生活景象、发生于基层城镇百姓中的家长里短被搬上舞台。耳熟能详的俚语段子,“接地气”的服装道具,加之生活感的舞台布景,都能引起观众共鸣。

  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歌舞的展现,亦是原创剧目的“名片”。

  “对于舞剧更是如此。”这一点,呼和浩特民族歌舞剧院党支部书记刘艺体会很深。她解释说,好的创意要由现代化表演艺术手法来承载,民族舞剧能较全面地展现蒙古族歌舞文化,恢弘的叙事风格、宏大的场面、精美的民族舞蹈都极具视觉冲击力。这其中,融入蒙古舞、马头琴、呼麦等少数民族元素的舞台非常震撼。

  “艺术创作不仅要有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同时也要有观赏性。”彭飞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剧院在不停探索艺术的多元化,内蒙古本土文化也与之碰撞产生新的创作和表达手法。

  民族舞剧、晋剧、二人台戏、歌剧、小品小戏……8年来,表演形式不断扩展,舞台种类越来越丰富、佳作不断。

  蒙古族历史晋剧《满都海》、展现边疆山村风土人情的二人台现代戏《花开花落》、以内蒙古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斗争经验为灵感来源创作的民族歌剧《青山烽火》、再现古丝绸之路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民族舞剧《驼道》……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演出团队的足迹遍布世界多个国家,各行各业的观众都有。演出场地既有动辄千元门票的高级剧场剧院,也有“以天为顶地为庐”的草原农村深处。如今,几乎所有的剧目都会安排有剧场版、户外版等,来应对不同的演出场景。

  演出过程也给创作者们带来了很多感动和感触。大型民族舞剧《马可·波罗传奇》在海外演出超600场,有对美国老夫妻跟着追了70余场。在一次演出时,他们把整篮玫瑰花瓣撒在舞台上。

  “这正是艺术的魅力。”彭飞一字一顿。

  “这部剧常年演,场场满。我们在上海等一线城市公演时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走进剧院看民族舞剧。”民族舞剧《昭君》2016年问世,今年商业巡演已突破30场。谈及最近一次在上海的巡演,刘艺很激动。

  “这些年来,我们引以为豪的,除了排出这么多优秀剧目、获得诸多国内外的美誉之外,还培养出了一支优秀的演职团队。”彭飞的骄傲溢于言表。据统计,目前演职团队中,70%是少数民族。“这样多民族的氛围对创作也很有帮助。未来我们希望能有自己的剧院,有自己的阵地。”

  “艺术要扎根人民。”1953年,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成立之初,田汉曾来题词。如今在剧院的13楼,题词仍被珍贵保存着。

  “这也是我们的初心。我们的方向绝对不会变,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彭飞谈及此很是动情。“改革不止,创作不断,演出不停。”(完)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
相关阅读
  • 布达拉宫文物保护收获气象支持

    布达拉宫文物保护收获气象支持

    拉萨1月23日电 (记者 赵朗)22日,布达拉宫管理处与西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在拉萨签订《关于进一步提升布达拉宫保存文物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合作协议》。  协议提出,双方合作将开展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古建筑群雷电监测和雷电灾害的调查、评估、预警、防护合作研究,以及雷电灾害防灾减灾探索性实践工作,还将开展布达拉宫古建..
  • 上海木偶剧团新馆升级回归 申城再添海派文化“打卡地”

    上海木偶剧团新馆升级回归 申城再添海派文化“打卡地”

    上海1月23日电 (王笈)历经500多天的剧场修缮工作后,上海木偶剧团新馆23日正式回归沪上南京西路仙乐斯广场,同此间观众共同见证了海派木偶戏的“华丽转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上海木偶剧团 供图  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戏剧史上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19世纪上海开埠后,深受海派文化滋养的海派木偶戏逐..
网友评论
本类排行
相关标签
本类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Sitemap | CNZZ

中国公益文化网 Copyright@ 2020-2030 http://www.chinacce.net
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