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 大别山区的文化寻觅者:让乡村更具“文化味”

大别山区的文化寻觅者:让乡村更具“文化味”

时间:2022-02-24 17:03:50

作者:周驰

人气:

来源:中国新闻网

导读:图为方志宏(左)在固始县孙滩村调研民间歌谣。 方志宏供图   信阳2月24日电 题:大别山区的文化寻觅者:让乡村更具“文化味”  作者 赵晖 杨大勇  唱民歌、玩皮影、唱花鼓、玩花挑、猜灯谜、剪窗花……虎年春节,处于大别山地带的河南信阳地区的“年味”分外浓厚。看到这些喜闻乐见的传统文

大别山区的文化寻觅者:让乡村更具“文化味”

    图为方志宏(左)在固始县孙滩村调研民间歌谣。 方志宏供图

  信阳2月24日电 题:大别山区的文化寻觅者:让乡村更具“文化味”

  作者 赵晖 杨大勇

  唱民歌、玩皮影、唱花鼓、玩花挑、猜灯谜、剪窗花……虎年春节,处于大别山地带的河南信阳地区的“年味”分外浓厚。看到这些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形式活跃在民间,作为民间传统文化的寻觅者、研究者、保护者、传承者,信阳农林学院知联会会员、无党派人士方志宏副教授充满自豪和感慨。

  以最贴近的姿态“亲近”民间文化

  让美丽乡村留住乡愁,赋予美丽乡村建设文化内涵,是方志宏10余年来一直在做的事。其间,她奔波于山川乡野,走村入户,以最贴近的姿态寻觅、研究、保护、传承着大别山区的民间文化瑰宝。

  和民间文化“打交道”,方志宏说完全是因缘巧合。2010年,她到信阳市商城县进行调研,接触到剪纸、叶雕、木板笔画、信阳民歌等民间艺人,被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执着与热爱所打动。从此,她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寻觅研究民间文化艺术之旅。多年来,一项项民间艺术在她的抢救整理下,保留原汁原味的同时,不断绽放出新的璀璨光芒。

  在方志宏看来,民间文化艺术是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历史的结晶,需要有人发掘整理,提高理论层次和知名度,服务当下乡村振兴。为此,她从一人拎包下乡,到组建起团队,和志同道合的年轻老师一起“拾遗”民间,在保护传承的同时,更多挖掘民间文化的时代价值。

  多年追逐只为让乡村更有“文化味”

  在方志宏看来,民间文化艺术是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历史的结晶,是当下乡村振兴难得的文化资源。但需要有人发掘整理,提升其理论层次和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进来。

  “2018年的腊月二十三,我和团队成员冒着大雪到信阳市固始县陈淋子镇孙滩村调研,看到曾经的贫困村民间艺术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村民还自发创作了多首反映乡村振兴的新民间歌谣,一派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景象。”提到那次调研,方志宏说“深刻意识到了传统文化对乡村振兴的深远意义”,也更加坚定了她弘扬传统文化的决心与信心。

  她向记者介绍,信阳地处大别山区,不仅有大量存活在民间的艺术文化,还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丰厚的文化财富,也是乡村振兴的文化源泉。对其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及研究,可以很好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文化产业振兴。”

  为用好这些资源,方志宏和团队成员的足迹遍布信阳8县2区,对当地民间歌谣、谜语的文学性及社会性进行研究,对皮影戏等民间技艺进行抢救性发掘,对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归纳整理。先后收集整理信阳民间歌谣2000余首、歌谣谜语150余首,填补了信阳地区民间歌谣谜语空白。2020年6月,她作为《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谜语·河南卷》编委会成员,为《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谜语·河南卷》增添了歌谣谜语内容,为信阳市、商城县、固始县获批“河南民间谜语之乡”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与此同时,方志宏坚持把科研写在大地上的初心,先后撰写《信阳民间歌谣谜语的产生、分类及艺术特色分析》《信阳民间歌谣传承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路径研究》《信阳民间歌谣服务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固始县陈淋子镇孙滩村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等多篇论文及调研报告,用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作为信阳市首批文化产业专家,她敏感察觉到发展大别山红色文化品牌的重要性,带领团队创立红色文化品牌“馨桂飘香”,助力大别山老区红色文化产业振兴。

  做优秀民间文化的“行吟者”

  谈到未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理想状态,方志宏说,应充分挖掘民间文化所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及其时代价值、思想价值、美学价值等,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达到建设乡风文明、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

  方志宏说自己是“优秀民间文化的行吟者、品牌战略的践行者”。她介绍,民间优秀文化元素具有其他产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体现出农村农民特色,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要找准优秀农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点,给具有一定经济、文化价值的农村传统文化加入现代元素,实施特色农村传统文化品牌战略,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园、名人、名品,让乡村更具“文化味”。

  春节期间,闲不住的方志宏除了通过第二课堂及社会实践活动向大学生讲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一直在思考“馨桂飘香”红色文化品牌的打造。她计划将红色歌谣和木雕版画技艺相融合,进行红色文创设计及实施。现已创作出11大类、200余种“馨桂飘香”红色文创产品。她认为,大别山红色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一旦将这些资源开发出来并妥善经营,将会成为大别山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完)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
相关阅读
  • 布达拉宫文物保护收获气象支持

    布达拉宫文物保护收获气象支持

    拉萨1月23日电 (记者 赵朗)22日,布达拉宫管理处与西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在拉萨签订《关于进一步提升布达拉宫保存文物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合作协议》。  协议提出,双方合作将开展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古建筑群雷电监测和雷电灾害的调查、评估、预警、防护合作研究,以及雷电灾害防灾减灾探索性实践工作,还将开展布达拉宫古建..
  • 上海木偶剧团新馆升级回归 申城再添海派文化“打卡地”

    上海木偶剧团新馆升级回归 申城再添海派文化“打卡地”

    上海1月23日电 (王笈)历经500多天的剧场修缮工作后,上海木偶剧团新馆23日正式回归沪上南京西路仙乐斯广场,同此间观众共同见证了海派木偶戏的“华丽转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上海木偶剧团 供图  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戏剧史上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19世纪上海开埠后,深受海派文化滋养的海派木偶戏逐..
网友评论
本类排行
相关标签
本类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Sitemap | CNZZ

中国公益文化网 Copyright@ 2020-2030 http://www.chinacce.net
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