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 陕北民歌音乐会在京倾情上演

陕北民歌音乐会在京倾情上演

时间:2023-06-22 21:37:00

作者:

人气:

来源: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门户网站

导读:  6月21日、22日晚,在全国人民喜庆中国传统佳节——端午节之际,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陕北民歌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举行。4000多名首都观众在京观

  6月21日、22日晚,在全国人民喜庆中国传统佳节——端午节之际,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陕北民歌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举行。4000多名首都观众在京观看。本次音乐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有力举措和具体实践,旨在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化立场,坚持守正创新,弘扬延安精神,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音乐会精选24首人们耳熟能详的陕北民歌曲目,以独唱、合唱、器乐演奏、陕北说书等形式,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演出现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掌声不断。

  音乐会在欢腾热烈的《拥军花鼓》中拉开序幕。随后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将观众带回了那个火热的革命年代。

  民歌来源于人民。音乐会首先呈现给观众的是原汁原味的传统陕北民歌。竹笛与乐队《赶牲灵》以深情悠远的曲调表现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乐观生活态度。男女声对唱《五哥放羊》采用“十二月”体,深情讲述了一对青年恋人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信天游联唱通过女声清唱《老祖宗留下个人爱人》、男声二重唱《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等,悠悠深情地唱出了黄土地上的一首首情歌。板胡与乐队《三十里铺》改编自同名歌曲,舒展开阔的旋律抒发了年轻恋人离别之情。富有陕北艺术特色清唱《脚夫调》和陕北说书《刮大风》,时而深情吟唱,时而欢快热烈,反映出陕北人民的乐观豁达生活态度和陕北地区的新面貌、新发展。器乐演奏《兰花花》以优美的旋律和婉转的曲调反映出兰花花敢于冲破封建牢笼的倔强性格和追求自由爱情的感人形象。领唱与合唱《黄河船夫曲》以质朴的劳动号子,粗犷地唱出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精神。

  民歌凝聚着精神。音乐会第二大板块上演了一组经典的革命年代创作歌曲。女声二重唱《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唱出了峥嵘岁月里军民血肉相连的深情厚谊。女声独唱《翻身道情》表达了劳苦大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翻身做主人的喜悦心情。歌曲联唱《白马调》《东方红》反映出人民群众对伟大中国共产党的挚爱和深情。器乐与合唱《二月里来》表现出人民群众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劳动生产场景。

  民歌紧随着时代。音乐会第三大板块呈现的是近年来脍炙人口的新创陕北民歌。歌曲联唱通过女声独唱《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男声独唱《就恋这把土》、女声独唱《山那边》、男女声对唱《一对对鸳鸯水上漂》、女声独唱《女儿歌》等,唱出了近年来陕北人民对真诚爱情的向往以及对黄土地的深情眷恋和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根据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重新填词改编的秧歌剧《兄妹、夫妻新唱》,以老曲新唱的形式,表达了两代陕北人歌颂领袖、感恩新时代的真情实感。新创作的男声独唱与合唱《咱就好前程》展现了新时代新征程陕北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景象。

  民歌唱响着未来。音乐会以器乐与舞蹈《永远的山丹丹》结尾,与开场《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相呼应,描绘出新时代陕北人民勤劳质朴,建设美好家园的生活画卷。

  音乐会名家云集,群星荟萃,32名老中青三代民歌艺术家同台献艺。既有久负盛名的陕北民歌艺术名家,如王向荣、贺连善等;也有民歌和说书演员的中生代力量,如王宏伟、王庆爽、王丽达、蒋宁、黄训国、赵大地、杜朋朋、王二妮、张丽、郭涛等;还有陕北当地原生态的优秀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如雒胜军、孙长贤、苏文、常燕妮、雒洁、田锋、贺斌、张虎林、高强、乔仰文、郑伟、周淋、高永原、杜嬿暇、杜锐霞、延锦园、李政飞、柳强强、马静、方伟等;同时还有优秀青年器乐演奏家郑鹏、郑盟及优秀青年指挥家袁丁等。

  音乐会坚持公益惠民原则,在6月21日、22日两场演出中均设置了50元以下惠民演出票。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
相关阅读
  • 布达拉宫文物保护收获气象支持

    布达拉宫文物保护收获气象支持

    拉萨1月23日电 (记者 赵朗)22日,布达拉宫管理处与西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在拉萨签订《关于进一步提升布达拉宫保存文物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合作协议》。  协议提出,双方合作将开展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古建筑群雷电监测和雷电灾害的调查、评估、预警、防护合作研究,以及雷电灾害防灾减灾探索性实践工作,还将开展布达拉宫古建..
  • 上海木偶剧团新馆升级回归 申城再添海派文化“打卡地”

    上海木偶剧团新馆升级回归 申城再添海派文化“打卡地”

    上海1月23日电 (王笈)历经500多天的剧场修缮工作后,上海木偶剧团新馆23日正式回归沪上南京西路仙乐斯广场,同此间观众共同见证了海派木偶戏的“华丽转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上海木偶剧团 供图  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戏剧史上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19世纪上海开埠后,深受海派文化滋养的海派木偶戏逐..
网友评论
本类排行
相关标签
本类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Sitemap | CNZZ

中国公益文化网 Copyright@ 2020-2030 http://www.chinacce.net
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关注微信